中国文明网联盟主站 首页| 要闻|文明播报|文件公告|鄱阳好人|志愿服务|未成年人|我们的节日|高层动态|领导活动| |
中国文明网联盟网站 头条|文明旅游|曝光台|他山之石|文明漫议|文明百科|基层动态|文明书刊|工作研究|公共信用信息平台| |
文明社区|城市创建|文明村镇|文明单位|文明校园|文明家庭|道德讲堂|文明餐桌|鄱湖风|文明新风|宣教活动|好人日记| |
中国文明网联盟主站 首页| 要闻|文明播报|文件公告|鄱阳好人|志愿服务|未成年人|我们的节日|高层动态|领导活动| |
中国文明网联盟网站 头条|文明旅游|曝光台|他山之石|文明漫议|文明百科|基层动态|文明书刊|工作研究|公共信用信息平台| |
文明社区|城市创建|文明村镇|文明单位|文明校园|文明家庭|道德讲堂|文明餐桌|鄱湖风|文明新风|宣教活动|好人日记| |
为什么国学会热起来?
“‘国学热’反映了思想界、文化界、教育界的焦虑。”对于“国学热”,全国人大代表、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、常务副馆长詹福瑞说,我们现在缺少正确的价值观和人身观,缺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热情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,公民的精神层面怎么来建设,是一个大问题,需要寻找一个出路。
他说,“五四”运动以来,中国的文化有一次断裂。赛先生、德先生来冲击我们的传统文化,这是一种进步,可是也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。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冲击得所剩无几。
“中国人没有自己的根了。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文化,民族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,而不是血缘的。”詹福瑞认为文化的断裂是国学热的另外一个原因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北省美学会会长彭富春也认为,当今社会,经济层面追求的太多,精神层面的追求很少。我们需要国学来弥补,寻找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观念和情感的支持,是一种精神寻根的需求。
《我的朋友孔丘》的作者王元涛此前发表评论,无论是打倒孔家店及批林批孔,或是历次国学热潮,背后似乎都潜藏有一种怯懦与推诿的群体心理,透露出巨大的思想惰性与惊人的责任缺失。他说,“整体社会埋头发展了三十多年,大家不约而同都想抬起头喘口气,回头看看来路,结果目光一下放远了,落到了孔子和国学身上。”
国学可以治百病吗?
“国学不能包揽天下,他不可能完全解决现在的道德滑坡、价值观念虚无。”詹福瑞告诉记者,对国学我们要采取评判的态度。它毕竟是在封建社会形成的价值观,肯定带有明显的局限,甚至糟粕。比如说我们提倡孝文化,但是它的核心是三纲五常。我们如果把他囫囵吞枣的搬过来,这是个倒退,不是进步。
彭富春也指出,国学中的很多知识是违背一般真理和现代科学常识的。比如,《弟子规》提倡孝道,“亲有疾病药先尝”,让健康的人尝病人喝的汤药,本身是违背医学常识的。同时,他指出,“孝道治天下”是有悖今天的依法治国原则的。
而北师大教授肖川曾经放出猛言,“中小学不该学习经史子集”,语惊四座,犹如一瓢冷水泼向当下的 “国学热”。他指出,当前各学校推广国学研读并不是“百利而无一害”,“经史子集作品里有太多封建时代的思想,不一定适用现在的学生,思想有很大局限性。”“经史子集里大多都是所谓历史名人的‘经验之谈’,很多前后句都没有逻辑性,只是被俊言秀语包装得让人信服,思维方式并不是很科学。”
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?
我们对于国学到底该持什么样的态度,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文化体系?詹福瑞认为,现在对文化采取的是两种不同的态度,一种是民族虚无主义,认为月亮就是国外的圆;另外一种认为只有自己的是好的,对西方的观念思想都采取拒斥的态度。
“这两种都是偏颇的”,他说,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,文化也已经是走向“文化村”,现在的文化是一种交融的趋势。
“道德教育应该像水一样是润物无声的,长期的过程。”詹福瑞对于把国学炒得过热表示忧虑。
彭富春建议,国学教育必须和现代科学民主的公民教育相适应,而且应该“去其糟粕、取其精华”。中国现代化就要搞现代教育,以国学教育取代现代教育的想法值得警惕,“国学不能过热,一热就会膨胀,就会发炎,就会产生病态。”不能不加选择的用《三字经》、《弟子规》、《增广贤文》这些文本来教育孩子,他建议由政府出面,编著适合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的国学读本。
【关闭本页】 【打印本页】 回到顶部 相关新闻: